首页 投稿中心详细

立冬养生

2023-11-06 19:36中医科

11月8日就迎来立冬了,立有开始的含义,大致是冬天开始了,发现最近天黑的特别快?

六点天开始黑了,早晚温差变大。

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就代表着节气变化的节点,而立冬是四季最重要的节气之一,每个节气交替前都会出现一个”立”的节气,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在秋冬交际虽然还是下雨有没有感受到“燥”,燥的表现有哪些呢?皮肤开始干痒,口干、唇干、鼻干、大便干结等。

进入冬后一些朋友可能出现,怕冷怕风,忽冷忽热、鼻干鼻塞,咽干咽痛,头痛头重,关节酸疼、发凉感这些症状就是入冬后“寒”邪侵袭的一个表现。

中医养生讲究人顺应自然规律进行调养可以实现身体脏腑机能和谐与平衡,所以节气养生尤为重要。冬季讲究养藏,源自于《黄帝内经》之四季调神大论提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四季的养生原则。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人们需要促进身体的阳气生发;夏季是火热的季节,人们需要增加津液的补充以对抗暑热;长夏则是湿热的季节,人们需要调理脾胃以利湿祛湿;秋季是干燥的季节,人们需要润肺防燥;冬季是寒冷的季节,人们需要藏匿阳气以备来年,这便是节气养生的意义为了适应下一个节气做准备。

《内经》提到“冬气通于肾”。肾是先天之本,内藏先天元气元精,为人一生生命之根本,生长壮老已,都是肾作用。就是说,人体生长、发育、衰老以及免疫力、抗病力的强弱与肾中精气盛衰密切相关。而肾中医分为肾阴和肾阳,有句俗语灯尽油枯,把生命比作一盏煤油灯,肾阴好比煤油,肾阳好比灯芯和灯火,冬天把肾阴养好身体才能得到温煦、滋养身体就暖,免疫力就好,生命的损耗就慢,所以冬季的关键在于养肾,收藏。要养精畜税,为来年春天的生发做好准备。

怎么知道自己养藏好还是不好?

要是冬藏好了来年春天的手脚是暖和的,春天手脚还冰凉就是肾精没养好。

古代医家认为,冬天里若不注意顾护肾气,人就容易在外容易感受寒邪,在内就容易生内热“藏”,藏的是人的精气、阳气。顺应自然,藏精纳气,增强自身免疫力,这样在来年春天万物复苏时,才能更好地抵御各种病菌的侵袭。我从起居、饮食、精神三个方面注意

起居的藏:

冬季寒冷,“早卧晚起,以待日光”。睡好子午觉,更是养护肾脏、蓄纳精气的重要一环,有助于肾脏的保健和气血的顺畅。

中医所说的“子午觉”,即每天子时(夜里11点到凌晨1点这时是肝脏代谢最旺盛的时候)及午时(中午11点到下午1点短暂的午休有助于增强免疫细胞活性、缓解疲劳、舒缓心血管降低人的紧张度),这也是养藏的一种方式。

衣着上

冬季风寒之邪容易损伤人体,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尤其应保护好胸腹和关节部位。

“寒从脚下起”,每天晚上可适时泡脚,祛除寒气,这时秋燥未过可以在泡脚时加一些醋,醋有收敛养阴软化血管的作用,而脚上有肾经的起始穴----涌泉,这个方式泡脚不仅能补肾还可以滋阴降火、提高睡眠质量、散风驱寒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当然也是因人而异要是失眠很严重的朋友或者这段有睡眠不好的朋友用了这个方法三五次症状未改善就得需要专业医生面诊进一步治疗。

在饮食上

冬天是合适进补的可适当食用羊肉、鸡肉、虾仁、桂圆、大枣等食物,对于素体虚寒、阳气不足者尤宜,可补充因天寒而消耗的能量。

立冬这个时节在秋冬交替还是以健脾补肾为主,还不够冷,要是有些容易上火的朋友比较适合健脾补肾的方式像板栗、山药、黑米、黑豆、鸡头米、萝卜、甘蔗、梨、橙子、鸭肉等等,我们要多补充蛋白质,各种肉类均可;多吃海产品(含碘)及富含钙、铁的食物。

萝卜粥消食化痰、山药粥补肺益胃、核桃粥养阴固精、茯苓粥健脾养胃、大枣粥益气养阴。

用杜仲、人参、黄芪、阿胶、枸杞子等,和肉类一起做成药膳食用,可滋补肾阳,温通血脉,帮助人体抵御寒气。

民俗有“立冬吃饺子”的说法。吃饺子在中国民俗中源远流长的,而且在比较重要的传统节日中,都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又名水饺,原名“娇耳”,是古老的汉族传统面食,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为医圣张仲景首创。当时饺子是药用,张仲景用面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药材用来治病(羊肉、胡椒等),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冻疮。饺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沿革过程,在明朝末年,张自烈又做了很好的说明:“水饺耳,即段成式食品,汤中牢丸,或谓粉角,北方人读角为娇,因呼饺饵,伪为饺儿.”交也有节气交替的含义………面粉里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钙、铁、磷、钾、镁等矿物质,有养心益肾、健脾厚肠、除热止渴的功效。中医讲,小麦味甘,性凉,入心、脾、肾经;养心,益肾,除热,止渴。胃肠道功能弱的老人、儿童,慢性病和术后多吃些细软的面食,即可增加营养,又可健体强身。

在活动上

不少人把“冬藏”理解为冬眠或冬歇,整天宅在家里,认为不动就是保存能量,这是误区。

冬季天冷,人的四肢易发僵难舒展,可选择动作幅度较小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跳绳、散步、太极拳等,在运动前须做好热身活动。

保持精神安静,可以多读书报,赏花草听音乐,嗅柑橘皮皆可调养心神,要尽量避免紧张、易怒、抑郁等情绪的出现。

接受“日光浴”,能使人精神振奋,心情愉悦,胸怀舒畅。

但是立冬这个节气在秋天与冬天交界养生有什么特别注意的吗?

立冬节气之后,由于太阳直射角度开始南移,气温会逐渐降低,寒意逐渐袭来。此外,立冬时节也是降雨量逐渐减少的时期,天气也会变的异常干燥,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季节,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调整自己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老话讲“立冬会进补,疾病绕着走!”初冬季节,正是冬补的关键时期,那么应该如何才能做好冬补呢?立冬节气,建议大家:3吃、3做、3忌,顺应时节保平安!一起来看看吧!

立冬节气“3吃”

1、吃饺子

立冬节气吃饺子,这一习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已经延续了数千年。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饺子,不仅可以驱散身体的寒气,还能给人们带来心灵的温暖。在古代,人们认为立冬吃饺子可以补足阳气,增强身体的御寒能力。

2、吃红薯

立冬是冬季的开始,在这个时候,人们会选择一些能够提供热量和营养的食物来帮助身体抵御寒冷,而红薯就是其中的一种。红薯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含有大量的淀粉、糖分、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在冬天食用,不仅可以提供身体所需的热量,还能够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感冒和其他疾病。此外,红薯还具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缓解冬季干燥引起的便秘问题。

3、吃萝卜

萝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在冬季,人们通常会选择胡萝卜、白萝卜、青萝卜等品种食用。这些品种的萝卜在冬季不仅口感好,而且能够起到保暖、滋润肌肤的作用。

立冬节气“3做”

1、做好保暖

立冬节气标志着冬季的开始,气温逐渐降低,寒冷的天气逐渐来临。因此,我们必须做好身体的保暖工作,尤其是头部、手部和脚部等容易受寒的部位。在穿衣方面,可以选择质地柔软、保暖性能好的衣物,如羽绒服、羊毛衫等。此外,还可以使用暖宝宝、热水袋等取暖设备来保持身体温暖。

2、饮食调理

立冬节气时,人体的新陈代谢逐渐减慢,消化功能也逐渐减弱。因此,我们需要调整饮食,多吃一些温热、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红枣、枸杞、桂圆、糯米、山药等,以增强身体免疫力,抵御寒冷天气。同时,还要适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多吃鸡蛋、鱼肉、蔬菜和水果等。

3、保持运动

虽然冬季天气寒冷,但是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保持身体健康。可以选择一些室内运动,如瑜伽、跑步机等,也可以进行一些户外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但是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在寒冷的天气中进行剧烈运动。

立冬节气“3忌”

1、忌吃生冷食物

立冬节气是一年之中天气最寒冷的季节之一,此时人体需要更多的热量来保持体温,如果食用生冷食物,会刺激胃肠道,导致消化系统紊乱,引起腹泻、胃痛等疾病。

2、忌受寒受凉

立冬节气天气寒冷,如果受寒受凉,容易引起感冒、咳嗽等症状,甚至引发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因此,立冬节气期间,人们要注意保暖,适时增添衣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受到寒冷的侵袭。

3、忌小病不治

立冬节气是一个需要特别注意身体健康的季节,由于天气寒冷,室内外温差大,经常出现头疼、发热、咳嗽等症状,但是一些上了岁数的人会感觉都是小毛病,无需治疗!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小病不治极有可能引发大病,如果感觉身体不适,要及时就医!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标志着冬季的正式开始。在立冬这个节气中,人们会感受到气温逐渐下降,开始准备冬季的生活和衣物,同时也会看到大自然中的动物和植物为冬眠和休眠做准备。因此,立冬节气,大家一定要顺应时节,及时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安安稳稳过冬天!(中医科 潘若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