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稿中心详细

科普:地震来临时,如何进行自救和避险?

2024-01-12 09:50江南急救站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月4日22时29分在广西北海市银海区海域发生4.2级地震,多地有震感。为了普及地震避险知识,增强市民抗震防震意识,受南宁广播电视台1074交通台《健康南宁》栏目组的邀请,我院江南急救站站长孙健,于1月11日晚八点为南宁广大市民听众科普了地震避险知识。

在栏目中,孙站长首先向听众朋友们介绍了震级大小怎么划分,地震怎么分类,哪些地方容易发生地震,我们广西是否属于地震带等市民比较关注的几个问题。经过介绍,听众知道了地震震级分为九级,一般小于2.5级的地震人无感觉,2.5级以上人有感觉,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根据地震的不同成因,可分为四种类型: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诱发地震。地震是由地壳内部的构造活动引起的,因此地震的发生是不可预测的,任何地方都可能发生地震,广西不属于地震带中,但在环太平洋地震带的边缘,在我国单发性地震带的边缘部分。

随后,孙站长还向听众们重点科普了地震自救、常见的错误避险做法、余震的避险等知识。孙站长强调,避震时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它包括床沿下(千万别钻床底下)、坚固家具下、内墙墙根、墙角等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身体应蹲下,身体尽量蜷曲,降低重心,同时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逃生的最佳路线为“停—跑—停”,地震其实是有规律的,一次震动袭来,先是纵波上下动,后是横波左右晃,短的一二十秒,长的持续一两分钟,之后便会有短暂的平静期。间隔时间越长,说明震源离你越远。因此,当房子晃动的时候,可以躲在安全的地方,不晃的时候往下一个地点转移,在下一波震动来袭之前,躲在新的可藏身的安全之处,直至从屋内转移到屋外,从不安全的地带转移到安全的地带。

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要沉着,坚定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如果部分肢体被埋压但双手可以活动,首先要用手清除头部、胸部的杂物,用手在头、胸部掏出一定的空间,保障呼吸畅通。另外想方设法移动身边可动之物,扩大生存空间,并进行加固,以防余震发生时再次造成伤害。如果受伤,可从衣物上撕下布条及时进行包扎,避免失血过多。为了延长生存时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如果暂时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要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盲目行动哭喊和急躁,这样只会过量消耗你的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员到来。

通过孙站长1个多小时的科普分享,广大市民听众通过平台互动、留言等方式积极参与到栏目中,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在栏目中既了解地震的基本常识,又学会了地震避险的急救知识,同时还提高了抗震防震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