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的术后康复护理
2020-02-13 08:58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术后当天:
患肢外展15-30%中立位,术侧肢体下可放置适当厚度软垫,使髋、膝关节稍屈曲。待麻醉清醒后,指导患者进行患肢的股四头肌静态舒缩练习及踝泵运动,指导患者家属帮助患者向心性按摩患肢。
术后第一天:
指导患者继续加强股四头肌静态舒缩及踝泵运动,还可进行臀大肌、臀中肌的等长性收缩练习,保持收缩6~10s,休息6~10s,重复20次/组,3组/天以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减少深部静脉血栓发生机会并保持肌肉张力增加肌力。
术后第二天:
开始膝关节及髋关节的屈伸活动。可摇床30~40%,髋关节屈曲5~10%,并由被动逐渐向主动过度,运动时以不引起明显的疼痛为度,活动幅度逐渐增大。
术后第三天:
开始外展练习:卧位到坐位的转移。
利用双上肢和健腿支撑力向侧方移动身体并
与床边成一定角度。患侧下肢抬离床面与身体同时移动,使得双小腿能自然垂于床边。然后双上肢及健腿用力支撑半坐起。半坐起后可在背部用支持垫稳住。
术后第四~七天:
坐-站转换练习
患者在高床边,坐位下健腿着地,患腿朝前放置(防止内收和旋转),利用健腿的蹬力和双上肢在身体两侧的支撑下挺起臀并借助康复支架或他人的拉力站起;注意在转换过程中避免身体向两侧转动,站立位下健腿完全负重,患腿可不负重。
术后一周:
站位到行走训练
患肢不负重,行走时必须有护士在旁保护,以免发意外,时间根据患者体力,一般不超过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