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速医疗卫生建设 共筑新时代健康梦

2020-12-21 08:48院办/党办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

“十三五”规划首次将“健康中国”写进国家的五年规划,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在“十三五”期间,健康南宁建设持续推进,我院党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带领全院干部职工攻坚克难、爬坡过坎,医院在党建文化、医疗质量、服务水平、管理创新等方面都取得长足进步,进一步助推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党建引领 文化聚力 红色引擎激活发展动力

我院党委始终高度重视党建及医院文化在医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躬耕不辍种好“责任田”,敢抓敢管坚守“主阵地”,在“仁爱思想”的引擎带动下,形成“仁爱党建文化体系”即:促进医院快速发展的“党建+主题文化”;促进党支部常学常新的“党建+载体文化”;促进职工群众崇德向善的“党建+讲堂文化”;促进科室业务双促双优的“党建+品牌文化”;促进干部职工向上看齐的“党建+表率文化”;促进卫生法治宣传教育的“党建+法治文化”;促进医院至真至善的“党建+志愿文化”;促进职工内涵素养提升的“党建+书香文化”;促进党旗高高飘扬的“党建+战疫文化”……各文化体系交织汇聚,层层推进医院党建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

在“仁爱党建文化体系”的引领下,截至2019年,医院总收入由2016年的9.67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6.32亿元,总收入增长率为68.77%;医院道德讲堂开进机关、高校、定点帮扶村,至今已举办了了90多场,受众近4万多人,医院道德讲堂已成为医院文化宣传的靓丽名片;医院目前志愿者注册人数为4086人,十年来共计服务时长超过18.5万小时,服务群众超过20万人次。近年来,该院在院党委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不断提升医院内涵建设,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得到全方位提升,医疗业务平稳增长,各项综合改革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奖、全国医院后勤管理创新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深化医改 创新管理  医疗集团发展行稳致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将迎难而上,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探索医改这一世界性难题的中国式解决办法,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基本医疗卫生资源均衡配置等问题,致力于实现到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不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病要看得起,更要看得好。在深化医改工作中,我院党委始终坚持医院在保民生、兜底线中的社会属性,敢做敢为,善做善成。为解决广大民众“看病难、看病贵”难题,我院积极成立医疗集团,目前该院医疗集团有1家三级医院,6家二级医院、5家一级医疗机构,集团实现同质化培训、等制化输出,让辖区民众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三级甲等医院医疗资源。

同时,我院将夯实医联体建设作为强基层的重点任务、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重要抓手来全面推进。我院医联体成员单位有58家,我院作为三级医院为牵头单位,联合17家二级医院,22家一级医院,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家民营医院,构建“1+X”医联体。通过在医联体内以专科共建、临床带教、业务指导、教学查房、项目协作等多种方式,先后派骨干77人次到11家医联体成员单位挂职担任院领导、科室负责人驻点帮扶,在帮助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日常诊疗服务的同时,参与成员单位医疗管理、业务发展以及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进一步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其中紧密型医联体单位上林县人民医院医疗业务量整体提升约81.68%。

作为国家遴选确定的148个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医院之一,我院先后引进了“6S精益管理”“艾力彼”星级认证等现代医院管理工具,在求新求变中主动出击、有所作为、获得突破。医院“颜值”大幅提升、医院工作效率大幅提高,医院院长李建民代表医院先后在“中国医院管理创新论坛”和“中国医院竞争力大会”分论坛上作经验发言,医院也获颁五星级“艾力彼”星级认证,荣登“中国医院竞争力排行榜——省单医院100强”之列。

提升质量  精进技术  “医教研”三驾马车齐头并进

医疗质量是医院各项工作和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是评价医院整体水平的重要指标。我院党委始终将加强医院医疗质量作为医院发展的生命线,构建“决策层、控制层与执行层”的三级医院质量管理组织架构,不断提升医院医疗质量。

我院共有14个医疗中心,国家卒中中心、中国胸痛中心、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等国家级医疗中心3个,8个自治区重点学科,1个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学科,1个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培育学科,3个市级重点学科以及4个人才小高地;国家临床药师培训基地、中国介入超声培训基地、广西远程医学中心南宁分中心落户该院;核医学科通过ISO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认可评审,并被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授予“体外分析实验室质量管理示范基地”;医院荣获“国家级母婴安全优质服务单位”称号;神经外科获“全国优质护理服务表现突出病房”称号。

在科研教学方面,自“十三五”以来,我院获国家级科研立项2项、省级科研立项11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荣获第三季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科研管理”十大人气案例奖;2016-2020年,组织大型考核共24次;开展各类实训课程307次,受训人数达18500多人次。组织教师、住培学员、实习生参加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卫健委临床技能大赛8次,荣获特等奖5次,二等奖5次,三等奖4次,优胜奖2次,优秀选手10人;实习生积极参加区内大型赛事,并多次拔得头筹,为广大医学生搭建起了迅速成长的平台。

各项荣誉的取得是市二医院形成“医教研”(医疗、教学、科研)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以及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持续提升的最佳证明。

延伸服务  拓展内涵  专科护理品质持续提升

“十三五”期间,我院整合优化高层次护理人才,增加专科以上层次护士比例,进一步延伸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在邕城百姓心中树立起一个闪亮的护理品牌。如今,在全院护士队伍中,研究生占比0.64%,本科占比50.27%,大专以上护理人员达到96.89%。先后培养急诊急救、重症监护、手术室、肿瘤、骨科、康复等专科护士达到104人,占比11.21%;有国际伤口造口师5人、伤口治疗师25人,中华护理学会认证的PICC护士16人;培育了老年护理、卒中护理、伤口造口护理、急诊急救护理等特色护理专科,成为“广西伤口造口失禁、新生儿护理、老年护理专科护士临床培训基地”,推动了医院专科护理水平的提升。

此外,医院还以学术促护理专业发展,积极开展护理新业务、新技术,开展护理科研及学术交流。5年内,有41项护理科研立项,其中5项获得广西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二、三等奖;2项获南宁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获得国家专利36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新型实用专利11项,软件著作权1项,其中1项专利完成成果转化。举办省级、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60项,其中国家10项、省级50项。

智慧医院  智“惠”绿城 信息建设助力医院弯道超车

“未来医院”是怎样的模样?在我院,“智慧医院”早已写入医院的发展规划当中,如今雏形初显。

在我院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得到全面推行,实现了面向医务人员的“智慧医疗”。建设一站式诊疗服务,将预约诊疗时间精确到15分钟以内,上线“处方共享购药”平台,实现医院处方外延到药店;打造智慧病房,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在住院病区推行移动护理、移动查房,方便患者的同事让医务人员有更多的时间服务患者;打造远程医疗服务,拓宽分级诊疗模式;与39互联网医院合作,向上与北上广知名医院开展远程查房、教学、会诊、门诊等业务;向下指导基层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医学影像、心电图等诊断业务,增强基层医务人员诊疗水平,打造了众多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

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应用于该院“智慧医院”建设的技术得到迅猛发展,为该院在信息化起步,互联网化变身,智慧化融合的过程中,带来医疗服务效率、质量的提升新机遇。

筑巢引凤  招纳贤士  发挥人才在医院发展的推动作用

在加强医院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我院把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与医院发展规划统筹起来,在引进和培育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方面再发力,为医院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十三五”期间,医院职工总人数从1937人增加到2845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人数从185人增加到356人,博士研究生人数从7人增加到13人,另有13人读博士,硕士研究生人数从205人增加到360人。截至2020年11月,医院有正高级职称55人,副高级职称301人,中级职称620人,分别占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依次为2.3%、12.8%、26.4%,正、副高职称人数较五年前分别同比增长0.3%、3.9%,全院临床医师队伍中硕士研究生学历比例由32%上升为38%,博士研究生学历比例由8‰上升为3.3%。

引进人才是第一步,引进后如何培育才是更核心的问题。医院创新推出“680”优秀青年人才骨干选拔培养方案,投入600万元人才培养资金,计划培养80名院级优秀青年骨干人才,给予每人7万元的培养和科研启动资金,选送到国内、外行业内最优秀的单位进修学习3个月至半年或短期学习,要求每人至少掌握一门新技术或新方法并学以致用,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支持。医院先后派出27名优秀骨干赴前往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美国哈佛大学附属麻省总医院等国外顶尖医疗机构进修学习。十三五期间,医院先后有3人获南宁市拔尖人才称号,7人获南宁市优青人才称号,6人入选南宁市新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人选,1人入选自治区“十百千”人才,31人入选南宁市高层次D类人才、16人入选南宁市高层次E类人才,丘映等4人获南宁市特聘专家称号,获南宁市人才小高地4个。

保消合一 医患平安 打造温馨和谐平安医院

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市二医院多措并举从制度、机制、队伍等方面强化医院安保队伍建设。该院现有安保人员43人,均从武警、特种兵、警察学校招募精英,同时着力打造“保消合一”的安全品牌。创造了“四个第一”(即成立广西首支医疗单位“保消合一”协警大队、成立广西首家医疗单位“规范化警务室”、 建设首批“微型消防站”的医疗单位,医院医疗服务环境安全和谐,医(患)人员的安全满意度高,成为区内九部委“涉医违法犯罪专项活动”唯一示范单位。

为更好地将犯罪行为由事后处置转为事前预防,2020年伊始,该院在正门和侧门各设置规范安检通道,配备了通过式金属探测安检门4台,手持金属探测仪8个,人员进入医院必须从安检门通过进行全面安检,对涉医违法、扫黑除恶起到震慑作用,让就医群众和医务人员更有安全感。

不忘初心 勇担使命 凝聚磅礴力量战“疫”情

面对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院全体干部职工无惧生死、迅速应战,坚决听从市委、市政府的号令和指挥,在医院党委的带领下,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筑起坚实抗疫防线

倾尽全力护市民守一方平安。设置8个工作小组全面统筹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组建12人的防护技能培训小组和40人的核算检测标本采集小组,提升全员防护能力;24小时内完成五象医院病人转运和病房清理,建立起全市新冠肺炎疑似病人定点收治医院。医院先后派出13名医疗队员赴武汉参加疫情防控工作,2名医务人员赴百色市那坡县协助疫情防控,疫情防控工作有章有度、有为有位,极大地展现了医院干部职工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良好工作作风。

该院党委现有党委委员7人,下辖27个党支部,52个党小组,881名党员。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该院党委坚决扛起疫情防控的重大政治责任,全面贯彻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把党的阵地建在疫情防控工作最前沿,充分发挥好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如炬迅速照亮了整个“抗疫”战场。在院党委的引领下,疫情期间共有1600多名干部职工递交请战书加入到战役中,有105名职工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一线发展党员14人。

回首“十三五”,我院党委带领医院全体干部职工推动医院发展步入快车道;展望“十四五”,医院党委将继续举仁爱旗,走拓优路,充分释放发展活力动力,为守护全市人民生命健康贡献力量。(院办/党办 仇姬韦露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