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信息化手段管理信息化

2018-06-29 09:42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1.电脑端——事事有记录

             2.电脑端——每日工作看板

             3.手机端——临床微信故障报修

           4.手机端——查询处理进度与评价

一直以来信息科为全院各科室在管理和业务等工作上建设了许多优质的软件系统,极大提升了科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但是信息科的日常工作上却没有一套专属的软件系统支持,过去的管理仍停留在纸质记录、口口相传等传统形式上,并没有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和工具,信息科成了信息化的“灯下黑”。

随着医院本身业务的快速发展,医院系统核心业务模块的压力持续增加,医院信息化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但是现阶段更为重视的是建设方面,往往忽视了业务连续性的报障。大多数医院在运维服务管理方面都较为薄弱:维护请求记录难以追溯,用户难以追踪或知晓处理的实时进展状态;难以对运行的工作量进行统计及绩效管理以及项目管理并未建立成标准化的体系。在医院信息化快速前行中提升效率与质量,需要思考“信息化管理的智能化”。所以医院的管理要做到“稳、快、准、正”,信息科陈丹主任提出,“只有做好自己科室的管理,才有可能管好全院的信息化!”

这不,信息科建立了信息化IT运维系统,针对日常的维护工作建立了调度中心,也就是在值班室由固定的值班人员集中受理全院的报障事务,统一受理,建立工单,然后根据分工安排统一派工,收到工单的工程师手机也会有收到工作提示消息。这个系统包括有网页端和手机端,网页端实现系统的基础功能,包括呼叫中心服务台、项目管理、巡检维保、合同管理等。手机端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临床可通过扫码、语音、图文等方式快速报障、查询处理进度、评价等。

用信息化手段来管理信息化,从微信申报、到工单分配、处理、关闭到用户评价。针对信息科日常的各类维护工单进行闭环管理,做到申报科室随时查看工单进度,让分配的事情不再石沉大海,事事有回音,提升服务体验。建立完善标准的管理体系,运营流程,一切工作有记录,并易于跟踪查询,工作情况全部可量化,在事后可进行工作量统计,报障类型、原因的分析,以提高服务质量。通过这个IT运维系统促进医疗信息化的成熟发展,为患者、为临床提供更优质的信息服务。(信息科 李星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