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小伙子每天一包烟,突发心梗险些毙命

2017-05-30 07:42互联网

 

 

527日凌晨,正在熟睡的蒋某突然出现胸痛,疼痛程度剧烈,难以忍受,伴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蒋某误以为是“胃痛”,认为忍忍就会好了,但是令他没想到的是,症状一直持续不缓解,而且越来越重。这才让蒋某意识到了病情的严重性,接近中午时分,蒋某来到我院急诊科就诊,急诊科医生考虑病情危重予以收住我科住院治疗。住院部值班医生根据患者心电图、心肌酶学结果,结合患者症状,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是死亡率最高的心脏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后果不堪设想。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我科立即将患者送至我院导管室进行了急诊手术,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患者前降支近端完全闭塞,考虑为血栓堵塞性病变,使用血栓抽吸导管反复抽吸,抽出大量红白血栓后,患者前降支成功开通,血流恢复,患者胸痛等症状缓解,成功挽救了患者年轻的生命。

刚做完手术,我正在为蒋某进行术后处理,还躺在手术台上的蒋某笑嘻嘻的问我: “医生,我现在想抽支烟可以不?”。什么!抽烟!你是想抽支烟压压惊吗! “你就是因为长期大量吸烟,再加上经常熬夜,才会这么年轻就得这个病,你已经创纪录了你知道吗。”患者还笑着说:“创纪录了啊,那手术费用是不是可以给我打个折。”虽然觉得患者的话语有点让人无奈,但话说回来,这个患者的心态真好,更重要的是这反应出一个严峻的问题——公众健康素养还较低,普及科学健康知识任重道远。我清楚的意识到,现在是该好好对他进行健康教育的时候了。

下图是患者心脏的冠状动脉在C臂机下的血管造影图像:

心梗为什么会找上年轻人?

1.吸烟过多。吸烟百害而无一利,吸烟者的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吸烟会导致血管壁的损伤,使血小板释放和聚集,血液粘度增加,加速心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引发心肌梗死。

2.过度劳累。有的年轻人可以几天都不休息,经常熬夜。这种没有规律、过于劳累的生活,非常容易诱发心肌梗死。

  3.暴饮暴食。为了消化食物,大量血液向胃肠转移,供应心脏的血液相对减少,从而加重了心肌缺血,增加了心脏负担。如果吃得过于油腻,摄入太多脂肪,还可能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促进血栓形成,引发心肌梗死。

4. 体力劳动减少。一些年轻人出门乘车,上下班电梯,久坐于电脑前,体力劳动大大减少。

5.压力过大。生活节奏快,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往往会集中到一起。人在紧张时,会大量分泌肾上腺素,导致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上升,交感神经兴奋,这很容易引起心肌梗死发作。

预防心肌梗死的健康生活方式有哪些?

1.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

2.清淡、低脂饮食。

3.戒烟、戒酒。

4.适量运动,保持身体健康,锻炼心肺功能。

5.保持良好心态,减轻压力以及避免焦虑抑郁的出现。

6.注意培养个人兴趣爱好,当压力来临可以通过兴趣爱好把它抵消。

家中突发急性心肌梗死怎么办?

急性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是突然发作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有濒死、压迫感,还有人会伴有出汗、恶心等症状。一般来说,胸痛持续30分钟还不缓解要高度怀疑心梗,超过5分钟就要警惕了。

如果出现以上情况,要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如果既往明确有冠心病病史,怀疑心梗时,可服用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药物,但如果没有相关病史或没有得到专业医生指导的情况下,最好不要随便服药。最好就是平躺休息,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等待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