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120急救站医生的工作日常
2021-03-22 17:45五象医院急诊科
作为院前急救医护人员,交班完毕,便开始整理清洁救护车、充氧气袋、并逐一核查抢救药品及仪器,确保药品齐全,仪器运转正常,时刻准备出诊。这看似简单的一件事,其实过程很复杂,是我们抢救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我们时刻听从120指挥中心的派遣,无论早晚,无论风雨,无论远近,都会以最短的时间到达患者的身边,运用我们的急救知识与技能,积极救治每一位病人。重大车祸事故,在现场我们为每一位伤员包扎、止血、夹板固定骨折肢体;河水淹溺,我们在现场守护着被打捞上来的“湿漉漉”的生命,为他们做心肺复苏;各种大型会议、赛事,我们在现场,为他们提供医疗保障。 记得有一次冬天凌晨1点,一位71岁的患者因胸痛求助。那天一直很忙,马不停蹄的。当我们接到电话后,迅速赶往患者住址,并在途中与患者家属再次联系,通过仔细询问病史,发现该患者有“冠心病”、“高血压”病史,既往也有过类似症状。进小区时,家属已在楼下等候,我们提着医药箱、心电图,三步并作两步,跑了上去。救护车司机在楼下调整车辆方向,准备随时出发。对患者进行紧急评估、测量压、做心电图,结合病史,考虑本次为急性心肌梗死,立即给予患者除颤仪监护、建立静脉通道、口服胸痛“一包药”;与此同时,我立即将心电图发送到“胸痛中心”微信群,通知心内科主任和介入室医生做好术前准备。在车上向患者家属交代急诊介入治疗事宜。救护车一路闪着警灯,迅速将患者送入急诊科。介入室医生已经早早地在急诊科等待,家属同意手术后,由医护人员护送患者至介入室,进行PCI治疗,术后安全返回病房。整个过程,衔接紧密,急诊科,心内科,介入室三科联动,不仅节约了宝贵的时间,也为早日开通患者堵塞的血管打下了基础。返回时,虽然饥饿、寒冷、困倦,但是看到患者在我们医护人员的治疗下能够及时解除病痛,心里暖洋洋的!
还有一次,也是在冬天,凌晨3:10,我们接到一位患者家属打来电话,表明患者呼吸困难2天多,糖尿病病史20多年,心衰病史,由于日常没有控制饮食和规律用药,近两年继发了糖尿病肾病,四肢浮肿,几乎无尿。简单了解情况,我们即刻出发,由于路途较远,在车上我们指导家属帮助病人取端坐位,双腿下垂,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荷;叮嘱患者减少活动,以免增加机体的耗氧量,导致病情加重。50多分钟后到达小区入口,家属告诉我们,由于小区道路狭窄,急救车进不去,需要徒步前行。我们就带上急救箱跟随家属,沿着崎岖不平的小巷,借着手电筒微弱的亮光,抵达患者家中。经过评估,患者心衰比较严重,血压较低,端坐呼吸,我们立即给予建立静脉通路,尽管患者肢体浮肿,静脉血管不明显,我们还是顺利的打上了留置针,予呋塞米40mg静脉注射。然后用移动担架车将患者安全转运到急救车上,给予患者持续高流量吸氧,心电血氧监护,将患者顺利接回急诊科,收入病房,使患者得到更全面的治疗,结束后才发现,大家的工作服都已经被汗水湿透,而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清爽的笑颜。 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就不再一一赘述。
院前急救累一点,辛苦一点没什么,关键是工作得要开心,医患之间多一份信任真的很重要,有时候一句感谢的话就能让我们心里暖暖的。当然,也不乏例外。院前急救是一份高风险,高强度的工作。我们经常能遇到自残、自杀、打架斗殴、酗酒的患者,很多人都曾有过被殴打和威胁谩骂的经历。我们一面保护自身安全,一面竭尽全力去治疗患者。 我们时刻谨记院领导的教诲,医护人员的工作职责,做好院前急救工作,为医院增光添彩! 繁忙的一夜即将结束,困倦与疲劳不会影响我们对工作的责任心,接起电话,打起精神“您好,这里是大沙田急救站“。(五象医院急诊科 梁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