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小事 急诊人应有的温度

2020-06-24 18:46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612日凌晨3时许,夜深人静,万籁寂静,五象医院急诊科并不平静,韦禹伶主治医师忙完繁杂的诊疗工作后拖着疲倦的身躯靠在椅子上。当班护士玉少菊告知良庆卫生院送来了一名老年患者,韦医师听到是协作医院送来的病人,第一反应是病人急危重,大步流星走入抢救室,与卫生院医师进行床边交班。

韦医生进入抢救室后看到一位白发苍苍身材消瘦的老人躺在病床上,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留下的痕迹,无神浑浊的双眼流露出茫然的目光,表情自然,无病危面容。监护上显示血压、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均正常。良庆卫生院医师交班表述该患者为三无人员,躺于路边,路人呼叫120出诊,由于当地医疗条件不足,故送来我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韦医师见状,脑海里闪着多个问题,病人哪里来?如何一个人去到医院?为什么漂泊在外?他要去哪里?他是否被家属遗弃?……这些问题困扰着她,没有得到一一解答。但患者生命至上,韦医师迅速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检查结果发现病人肺部呼吸音粗,听诊双下肺闻及少许湿性啰音,高度怀疑大爷患有肺炎。通过交流,才知道大爷不会普通话,说着当地方言,仅在交谈中收集到患者的一些信息:都安人,78岁,发热、咳嗽、头痛3天。由于语言不通,无法取得患者的姓名及家人的联系电话。韦医师当机立断给予绿色通道行头颅CT、胸部CT、血常规、心电图等相关辅助检查,开通静脉通道。同时护士打电话报告110,请求警察到现场协助联系大爷家属。

04:00患者检查结果示肺炎,无呼吸困难。患者年老且消瘦,如不及时治疗,有可能感染加重。韦医生电话请示汇报雷明主任,主任认为因患者为异地孤寡老人,无力承担治疗费用,建议使用抗感染药物治疗,控制患者病情,并要求医生护士秉承亲情救护,无限生机的理念,主动关心、照护、陪伴患者。

8点交接班时,吴婕护士长再次强调,因老人独自一人,行动不便,急诊医务人员要更加关心、帮助、照顾老人,帮助解决老人早餐、午餐。虽然老人听不懂普通话,但是仍能感觉到我们五象急诊团队给与他的关心与帮助,眼里充满了感恩的目光。最终苏志龙医师通过用老人相似的方言交谈,终于知道老人无儿无女,是要到南宁三塘找亲属,因出门身材消瘦忘记带手机,搭错车到良庆镇,现老人身上无车费回老家都安。在老人输完液后,为解决老人的困境,雷明主任与苏志龙医师分别给给予老人100元,并联系出租车送病人到江南客运站。并多次叮嘱老人回到当地后要继续到当地医院治疗,大爷频频点头表示明白。

在医患关系相对紧张的今天,媒体频频报道医师冷漠,其实急诊科每天都上演着一件件温情的故事,如冬天般的阳光暖和着患者蒸发他们的哀伤。医者仁心医者父母心,在急诊工作中,生命至始至终都是平等的,而且生命是无价的。我们急诊人时时刻刻始终把患者放在心上,在岗位上默默守护、静静奉献,用急诊人应有的温度践行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五象医院急诊科 陆丽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