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稿中心详细

一叶落而知立秋

2024-08-02 21:32中医科

立秋预示着秋天的开始,早晚温差逐渐变大,所以古人常以肃杀之气形容秋天的风,带着阵阵凉意,预示着阳气渐渐收敛。

秋天养生以收藏为主,由于立秋处于节气交替,夏日的高温未完全褪去,此时收藏以养阴精敛阳气让身体能适应早晚温差变化。此时阳气在收藏的过程中,人体适应不了节气变化常常会出现头晕、长痘、口腔溃疡,耳鸣咽痛等等,这是因为阳气外浮引起的,甚至有些会出现汗多、面如红妆、发热等症状,出现这些症状的人都会喝点酸梅汤以滋阴敛阳。

所以秋天的养生原则必然离不开:早睡,静心,节制开始避免出汗过多,少消耗能量,才能使阳气回归身体,阳气足免疫力自然会提升,身体才能更好的适应外界温差变化,减少生病。

秋天饮食以润燥养阴,补益肺气为主。当季梨和苹果都是不错选择,梨肉香甜可口、肥嫩多汁,具有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的功效。像百合、荸荠、蜂蜜、甘蔗、藕、土豆、萝卜、山药、扁豆、枸杞、银耳、木耳、猪肉、鸭肉、柚子等都是有这些功效。

但是,“秋不食瓜”,西瓜是夏天的水果,现在开始要少吃了。因为立秋后因天气转凉,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胃、肠道的疾患,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注意不宜食用过多。

立秋这天处于三伏期间,不适合大补,不过我们可以用黄芪粥来补一下气。大米也是补气的,可以增强黄芪的补益作用,效果比直接喝黄芪水要好。

黄芪茯苓山药具有健脾益气,祛湿养肺的功效,可以在立秋后每周喝上两三次,很好地补虚,补夏天消耗的气。

注意:感冒咳嗽痰多的时候不要喝黄芪粥,否则容易将病邪封在体内不能宣泄出去;凡是外感病邪,有急性症状时都不宜补。(中医科 潘若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