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这可不是普通的“痣”
2024-08-20 16:08皮肤科
这是一个令人警醒的案例,王先生面部的那颗色素痣,伴随了他十几年,本以为只是一颗普通的痣,却未曾料到在近期发生了令人担忧的变化。近半年来,这颗“痣”反复出现破溃、出血、愈合缓慢,并且逐渐增大,这些症状无疑给王先生带来了极大的恐慌和不安,因此来到了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就诊。
接诊的杨医生经过详细的专科查体,进行了皮肤镜和皮肤病理检查,及时明确了诊断,原来是色素痣恶变为基底细胞癌。对于王先生及其家人来说,在得知病情时感到了焦虑和不安,皮肤外科组择期安排了手术,术中的冰冻病理切片进一步确诊了基底细胞癌,经过手术扩大切除和皮瓣转移修复,王先生的肿瘤组织被彻底切除,住院一周后,王先生康复出院了。经过治疗,王先生终于能够摆脱疾病的困扰,重新回归正常的生活,享受平静与快乐。
皮肤镜可见浅溃疡及蓝灰色卵圆巢,不均匀的蓝白幕结构,色素边缘呈轮辐状,周边可见树枝状毛细血管扩张。
HE染色 20× 可见真皮层内有较多肿瘤团块分布,肿瘤排列紧密似栅栏状,细胞核深染,见较多异型细胞。
王先生的案例发人深省,同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普通人如何分辨色素痣的良恶性呢?
1.外观形态
色素痣:通常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颜色均匀,多为棕褐色、黑色。
基底细胞癌:形态多样,可表现为结节型、溃疡型、浅表型等。结节型常为珍珠样有蜡样光泽的丘疹或结节,溃疡型边缘常不规则,呈虫蚀状。
2.生长速度
色素痣:生长缓慢,多年可能无明显变化。
基底细胞癌:往往生长较快,短期内可能出现增大、破溃、出血等。
3.症状表现
色素痣:一般无自觉症状,不疼痛、不痒。
基底细胞癌:可能伴有轻微的瘙痒或疼痛。
4.质地
色素痣:质地较软。
基底细胞癌:质地相对较硬。
5.边缘
色素痣:边缘整齐、光滑。
基底细胞癌:边缘可参差不齐,呈浸润性生长。
如果不幸别诊断为基底细胞癌,该怎么选择治疗方案?
首选手术切除,如果病变范围较大,肿瘤全部切除后植皮效果较好,应注意范围与深度,特别是硬斑病样或纤维化型,需要广泛的外科切除,并可采用Mohs手术。溃疡性基底细胞癌皮损较易广泛侵犯组织、血管,因而应采用彻底的外科手术切除。术后配合光动力治疗科减少肿瘤复发。
基底细胞癌术后护理是确保患者康复和预防并发症的重要环节,那么术后该如何护理呢?
1.伤口护理:
保持手术部位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沾水,防止感染。定期更换敷料,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消毒处理。另外需要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包括有无红肿、疼痛加剧、渗血或渗液增多等异常。
2.饮食护理:
均衡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像橙子、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 C 的水果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3.休息与活动:
保证每天7 - 8 小时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身体的恢复和免疫力的提升。
术后初期应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随着伤口愈合,可以逐渐增加活动量,但要避免过度劳累。
4.心理护理:
患者可能因疾病和手术而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家人应给予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5.随访复查:
严格按照医生建议的时间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可能的复发或转移。通常在术后的前几个月,复查的频率会较高。
虽然皮肤基底细胞癌相较于其他恶性肿瘤的恶性程度低,但日常生活中,我们还是应该养成定期检查皮肤的习惯,留意痣的形态、颜色、大小等方面的变化。一旦发现有异常,及时就医,争取早诊断、早治疗,让自己拥有健康的身体和美好的生活。(皮肤科 杨迪)